内容详情

三维射频消融术,让悸动的心不再“颤抖”

613日,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成功为一心房纤颤、阵发心房扑动、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实施了三维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心律,康复出院。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攀钢集团总医院在心脏电生理诊疗水平及心脏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舒**,男,77岁,反复心悸3年多,2017年曾进过行二维射频消融手术,但手术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老人还经常被胸闷、头昏、乏力、心悸的症状困扰,精神忧虑。几天前又因心悸伴头晕来到医院就诊,结合老人的心电图检查和病史介绍,心血管内科主任夏福纯和他的介入团队,决定为老人进行三维射频消融手术。

2

      61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宏德教授指导下,心内科副主任贺剑带领医生罗毅,使用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CARTO)导航,仔细标测,明确诊断患者为“Mahaim纤维相关的室上速”,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成功消融,解决了困扰老人多年的心律失常。

标测电极精准显示M电位,即消融靶点

标测电极精准显示M电位,即消融靶点

当日,贺剑主任和他的介入团队共为4位患有预激综合征、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实施三维射频消融。

据心内科夏福纯主任介绍,三维射频消融技术与以往的二维射频消融相比,它的立体定位和实时监测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手术成功率高达99%,是目前心动过速的一线治疗方法。

三维射频消融手术适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它采用低射线乃至零射线治疗,减少了射线的危害,创伤小,穿刺仅需2-3个针孔大小创口,患者术后6-12小时即可进行下床活动,术后48小时即可出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早在攀西地区开展心脏起搏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律失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壮大,科室专业逐步细化,技术不断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医疗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