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通用技术集团召开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上对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攀钢总医院骨科团队荣获集团第二届企业文化“诚信之星”殊荣。
攀钢总医院骨科团队以无影灯为伴,与手术刀为伍,用医术托起患者的脊梁,更以赤诚之心诠释“诚信”的重量。
当患者交付信任,他们回馈钢钉铁骨的支撑与赤诚相待的誓言。从深夜急诊到复杂病例,从拒收红包到精益手术,他们让诚信从准则升华为信仰。那枚熠熠生辉的“诚信之星”奖章,闪耀着责任与初心的光芒。
以我之“诚”,换你之“信”,守好立医兴院之本
——攀钢集团总医院骨科团队
2022年11月,云南丽江华坪县的付姓三姐弟专程“组团”来到攀钢总医院骨科求医。这特殊的就医方式,源于一段延续十年的医患情谊。
故事要从2012年说起。当时付先生的女儿因骨盆骨折在此接受手术,主刀医生马刚的精心治疗、定期回访、康复指导让患者家属深受感动。次年,付先生的弟弟确诊腰4椎体滑脱症,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攀钢总医院。后来几年,家里亲戚朋友一有啥问题,他们就会给马刚打电话咨询,一来二去,医患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十年来,在付先生的引荐下,家族里先后有十余位亲友前来就诊。最令人感动的是,家住昆明的姐姐放弃了省会优越的医疗条件,专程前来手术。医院还为经济困难的弟弟申请了4000元“骨舞行动”公益基金,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从“一个患者”到“一个乡镇”的辐射效应
在副院长马刚的讲述中,会理市黎溪镇的就医故事尤为动人。这个距离医院百余公里的乡镇,如今已成为骨科最重要的患者来源地之一。
转变始于一位老村长的就医经历。当时其妻子因腰椎问题在当地医院就诊,当地的医疗水平无法开展脊柱手术,经曾在攀钢骨科进修的医生推荐转至攀钢总医院。十几天的就医经历让老村长一家感触颇深,腰椎手术立竿见影,术后医生每天的查房和问候,护士的悉心护理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在陌生的地方被尊重、被关爱。老村长的就医体验很快便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当地传开了,他的口碑相传成了攀钢总医院骨科的一张名片。
黎溪镇种果树的村民比较多,被旋耕机等割伤的比较多,骨科手显微外科这张名片因为有第一个被老村长介绍来的亲戚通过手术成功保住患肢,慢慢被村民了解和认可。2020年加上医院“空中120”的加持,攀钢总医院骨科在黎溪镇成了就医首选。近三、四年,来自黎溪镇的手术患者超过250人。
十年间,攀钢总医院骨科实现了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脊柱手术完成从开放到微创的转型、关节置换引入快速康复理念、断指再植等显微技术精益求精;推出专业护工服务、专人协助办理外伤审批、建立医患沟通群及时答疑等多项服务新举措。
科室通过召开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创新采用了“理论授课+手术直播+模拟操作”的三维教学模式,将成熟技术广泛宣传与推广。培训结束后,科室建立了长效交流机制,参训医生遇到疑难病例时,都在群里讨论讨论,当地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直接建议转至攀钢总医院。
目前,科室住院患者中市外占比达60%,其中八成来自会理市,而会理患者中又有八成以上来自黎溪镇。这种地域集中现象,正是口碑传播的有力证明。
二十大报告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用于医院和科室,那就是“江山就是患者、患者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患者的口碑”。攀钢骨科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从云南家族到四川乡镇,从一台手术到十年信任,他们以精诚服务守护患者健康,用过硬技术赢得群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