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开“道”!攀钢总医院航空救援联合多学科成功抢救严重气道异物梗阻患者

5月13日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会理市黎溪镇的郭某某命悬一线。驾驶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后,他不仅全身多处骨折,更因大量泥沙呛入气道导致呼吸困难,血氧持续下降,随时可能窒息。攀钢总医院航空救援直升机紧急升空,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

1

当航空救援团队抵达现场时,患者已面色青紫,呼吸微弱。随机医护人员立即实施高流量吸氧维持生命体征,同时医院地面团队同步启动创伤中心绿色通道。

直升机降落后,急诊科迅速完成CT检查,结果显示其左主气管、右主气管被大量泥沙完全堵塞,右肺亦因严重肺不张丧失代偿功能。“患者已处于窒息性呼吸衰竭边缘,必须先立即清除异物!”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急诊科会诊后做出决定。

面对患者气道内泥沙分布广、黏附性强且伴有活动性出血的高危情况,常规全麻气管插管可能加剧梗阻风险。呼吸团队经紧急讨论,果断决定在局麻下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泥沙石块堵塞主气道就像被水泥封住了呼吸阀门,每一秒缺氧都在加速器官衰竭。”主刀医生袁熙回忆道。

2

镜下景象令所有人倒吸凉气——泥沙及小石块不仅填满鼻腔、口腔,更在左主支气管部分栓塞,右主支气管形成致密栓塞“泥浆”封死。团队采用分步灌洗、负压吸引、异物钳精细夹取的综合策略,既要避免泥沙冲入更深部位,又要防范操作诱发喉痉挛。患者因剧烈呛咳多次,在纤支镜的方寸之间展开拉锯战。

3

术中

4

术后

5

经过90分钟惊心动魄的抢救,团队共清除泥沙、石块100ml之多,当最后一块泥沙被取出时,患者血氧瞬间升至95%以上,呼吸平稳,在场人员长长地舒了口气。术后CT证实双侧气道恢复通畅,骨科随即为患者实施骨折修复手术。目前患者在ICU监护下生命体征平稳,即将转入普通病房。

“这是我院航空救援体系与多学科协作的又一成功案例。”医疗副院长表示。从空中转运的黄金30分钟到纤支镜团队的毫米级操作,从骨科创伤控制到重症监护衔接,每一个环节的精准处置共同铸就了生命奇迹。攀钢总医院将持续优化“空地一体”急救网络,让危急重症患者真正感受到“速度与温度”并存的医疗守护。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