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攀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科主任江军和病区主任罗毅的带领下,成功完成攀西地区首例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此次手术采用全球领先的螺旋锚定技术,为一名80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成功进行精准治疗,标志着该院心内科在无导线起搏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前沿。
患者为80岁男性,因反复头晕、黑矇入院。经心电监测发现其存在多次>3秒的R-R长间歇,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由于患者体型瘦小,若植入传统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较高。经罗毅主任团队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最终选择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该技术具有“零囊袋、零导线、零束缚”三大优势,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手术在心血管内科与介入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罗毅主任采用微创股静脉穿刺技术,将仅胶囊大小(1.1cc)、重量约2克的无导线起搏器精准植入患者右心室。整个手术仅耗时60分钟,出血量极少,患者全程保持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恢复迅速,次日就已下床活动,起搏器工作正常,各项参数稳定。
据心内科主任江军介绍,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采用螺旋锚定技术,降低电极移位风险,尤其适用于心脏结构异常、既往心脏手术史、心肌菲薄等复杂病例;通过股静脉穿刺微创植入,避免传统手术的皮下切口和囊袋,彻底消除感染风险;患者术后24小时内可活动,大幅缩短住院时间。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是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终极利器”。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攀西地区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里程碑,更展现了攀钢总医院心内科在微创介入技术上的领先实力。医院将继续探索无导线起搏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诊疗方式。